光华核心课 | 张志学:星座真的会影响人的性格吗?在科学研究中认识并消除偏见
星座真的会影响人的性格吗?
在科学研究中认识并消除偏见
以下内容根据实录整理
根据2005年的一篇研究报告,学者分析了7121份期刊中超过百万篇文章,发现最常被引用的学科领域构成了当代科学的骨干。
这些领域分别是数学、物理、化学、地球科学、医学 心理学和社会科学,可见心理学的重要性。
光华管理学院特别注重提升本科生的科学素养,打牢他们基础学科的底子。学院将社会心理学作为大一学生专业基础课,正是出于这种考虑。
我主讲社会心理学以来,坚持传递系统而科学的知识和理论,让同学们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培养科学思维,并且在学期的报告中,通过与别人的合作掌握团队合作的技能。
心理学很容易被误解为个人的生活常识,与科学无关。流行的一些书籍和非专业的演讲甚至让人们将心理学与算命等行为联系在一起。
我力求让同学们了解社会心理学扎实的基础和前沿发现。在社会心理学这门课的开始,我会列举一些不属于科学的东西,并引用学术研究予以证明。
例如:高达70%的中学生相信星座,那么究竟应该怎样看待星座?
中学生具有认识自我的强烈动机,一旦看到关于自己所处星座的特征描述便觉得很准。其实那些描述笼统宽泛,适合于所有的人。
就像我们说一个人总会经历高兴和不高兴一样,那些对自己不够了解的人,认为这些宽泛描述很适合自己,还选择具体的事例予以证实,也就相信星座了。
其实他们可以选择另外一个不同的星座描述来看一看,发现也有不少描述似乎也很适合自己。
此外,只有证明同一个星座的人彼此很相似,而且与相邻出生日期的另一个星座的人存在明显的差异,才能够令人信服。
这又涉及到考察这两群人在什么特征上的相似或不相似,即便在大数据非常容易获取的今天,这样的问题也是无解的。
尽管缺乏科学依据,可是很多人都相信就变成了一种事实。
麻省理工学院的陆冠男与北京大学的师生以及马里兰大学的学者,在2020年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揭示了人们对于星座的看法。
他们调查了500多个中国人,发现64.6%的人认为星座会影响个人的性格,这些人对12个星座中的处女座最熟悉。
有46%的人认为处女座的人为人苛刻;
35%的人认为处女座的人有洁癖;
46.8%的人表示不会找处女座的人谈恋爱;
42%的人认为不愿意与处女座的人交往;
还有22.6%的人表示在工作招聘中不愿意招处女座的人。
研究者针对近500位美国人做调查,发现美国人比中国人更不相信星座能够影响人的性格。
他们在恋爱、交往和招聘中比中国人更不大可能去歧视处女座的人。之后,研究者邀请了823位中国人参加实验,他们平均年龄近30岁,其中3/4以上的人接受过大学本科及以上的教育。
让他们看一份求职者的简历,简历上明确标明这位求职者是处女座还是天秤座,参与者更不愿意聘用处女座的求职者。
接着,研究者又邀请351位人力资源工作者来看这两份简历,发现这些人与普通人一样,依然更不愿意聘用处女座的人。
研究者招收了173709位参与者,要求他们填写大五人格问卷,即宜人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外向性和开放性。根据他们所提供的出生日期确定他们的星座。
结果发现:12种星座的人,在任何一项大五人格上都没有任何差别。
他们还分析了一个大型企业员工的工作业绩数据,发现员工的星座与他们的业绩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所以人们惯常的看法并不正确,掌握科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就更可能认识并消除自己的偏见和偏差。
这正是光华管理学院开设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目的。
Social Psychology
社会心理学
1
课程简介
Course Description
社会心理学探讨个人或群体在社会情境下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规律。本课程涵盖主流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和概念,包括:个人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如何看待思考社会现象,态度的形成及其对行为的影响,态度怎样发生改变,个人为什么会受到他人的影响,人们在群体情境中的行为表现和特征等。此外,本课程将分析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包括人际关系的形成与维持,人际沟通的原理与冲突化解,进行有效的谈判,适应当代的社会环境等。本课程的特色在于,以组织的观点和文化的观点为核心,阐述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在组织中的应用,并关注当代学者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心理与行为的深入研究。
2
授课老师
Teacher
张志学,光华管理学院组织与战略管理系教授,北京大学光华博雅特聘教授,光华管理创新交叉学科平台召集人。2009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工商管理)、中国劳动学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光华核心课
核心课是培养的生命线。以价值引领为指南,结合本科、专业硕士(MFin、BA、MPAcc、MAud)、博士等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光华管理学院本科研究生项目聚集顶尖师资重点推进核心课建设,帮助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筑牢专业基础,掌握核心技能,加强相关领域的系统性、前沿性、伦理性认知与实践。
推荐阅读